首页 / 新闻资讯

 
氯虫苯甲酰胺对栖北散白蚁的毒性传递性研究
点击:1327    发布单位:佛山市护建白蚁防治所    发布时间: 2018-07-12

摘要】目的 系统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散白蚁的毒性传递性。方法 参照NY/T 11532-2006。结果 1%、3%、5%、10%、20%氯虫苯甲酰胺粉剂的接触毒性有效传递级数分别为2、2、3、3、3;1%、3%、5%、10%氯虫苯甲酰胺的胃毒毒性有效传递级数分别为1、1、2、2。结论  氯虫苯甲酰胺对散白蚁具有一定的毒性传递性,接触毒性的传递性优于胃毒,在室内试验条件下,10%是最佳浓度。

【关键词】白蚁;传递性;毒性;氯虫苯甲酰胺

Studies on the toxicitytransfer of Chlorantraniliprole powder in termite (Reticulitermes speratus kollbe) colonies

CUI Qiao-li,MAYan-jun,Li Pei-guang,SUI Xiao-fei

(Termite ControlInstitute of Qingdao,Shandong,Qingdao,26601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toxcity transfer of chlorantraniliprole in termite (Reticulitermes speratus kollbe) colonies. Methods  According to NY/T11532-2006. Results  Under the mandatory conditions, the contacttoxicity transfer grade of 1%,3%,5%,10%,20% chlorantraniliprole powder was2,2,3,3,3, respectively. The stomach toxicity transfer grade of 1%,3%,5%,10%chlorantraniliprole was 1,1,2,2,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toxicity of chlorantraniliprole can transfer intermites, the transfer ability of contact toxicity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stomachtoxicity.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10% was supposed to be the bestconcentration.

Key wordstermite; transfer; toxicity;chlorantraniliprole

目前我国白蚁防治技术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以安全环保的综合治理手段代替高残留的化学屏障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白蚁监控技术是关键的替代技术,核心在于发现白蚁侵入后,通过投放饵剂或用粉剂处理诱集到的白蚁,使毒性在白蚁群体内相互传递,从而以很少的用药量达到较为理想的灭治效果无论使用饵剂还是粉剂,药物的毒性传递性都对白蚁灭治的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灭蚁灵是一种传统的白蚁灭治药物,对白蚁击倒速度较慢,毒性传递效果好[1],灭蚁灵被禁用后,研究者们一直尝试着寻找替代药物,目前研究较多的,可用作饵剂的有:氟铃脲、除虫脲、伏蚁腙等,可用作粉剂处理的有:氟虫腈、伊维菌素、氟虫胺等。各种替代药物各有其优缺点,但目前公认效果较好的粉剂尚不多见。

氯虫苯甲酰胺属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具有独特的杀虫机理,能高效激活昆虫鱼尼丁(肌肉)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2-3]。近年来,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蚁的防治效果受到了一定关注,研究者们对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蚁的药效做了诸多研究,如Yeoh和Lee [4]发现土壤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浓度大于10mg/L时,能够有效阻止白蚁的穿透;Spomer NA[5]使用点滴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对鼻白蚁的毒性,其毒性为茚虫威的2-11倍。马延军等[6]分别用药膜法和土壤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性,证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蚁无驱避性,有一定的接触毒性,击倒速度比联苯菊酯慢。鲁冲等[7]…….由此可见,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蚁没有驱避性,而且击倒速度较慢,如果毒性传递性好,将会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白蚁防治药物。但是,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蚁的毒性传递性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索氯虫苯甲酰胺粉剂用于防治白蚁的可行性,本试验对氯虫苯甲酰胺粉剂对白蚁的毒性传递性进行了研究,为了揭示其毒性传递的机理,同时对其胃毒的传递性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栖北散白蚁(Reticulitermessperatus Kollbe(采自青岛市,在实验室饲养一周后备用),氯虫苯甲酰胺原粉(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轻质碳酸钙,松木粉,高速万能粉碎机,恒温恒湿箱,电子天平,培养皿( Φ250px),滤纸(Φ225px),毛刷,镊子等。

1.2 方法

参照行业标准NY/T 11532-2006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 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 农药对白蚁的毒力传递》[8]提供的方法。

1.2.1  试验药物的配制

接触毒性传递试验:将氯虫苯甲酰胺原粉用轻质碳酸钙配制成有效含量分别为1%、3%、5%、10%及20%的粉剂。

胃毒毒性传递试验:将氯虫苯甲酰胺原粉与松木粉按比例混合,配成氯虫苯甲酰胺有效含量分别为1%、3%、5%、10%的混合物,在高速万能粉碎机中混合均匀,加水适量,捏成一团,备用。

1.2.2  接触毒性传递试验和结果判断

分别称量15mg上述氯虫苯甲酰胺粉剂均匀地洒在对应的培养皿的底部,投入工蚁100头、兵蚁4头,使供试白蚁身上均匀地粘上粉剂,然后将粘有粉剂的白蚁移至一清洁的底部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每组设三个重复。当工蚁击倒和死亡的个体总数达到20头时,移出移动迟缓或被击倒但未死亡的工蚁15头,投入到另一培养皿中,该培养皿预先投入工蚁100头,兵蚁4头,底部铺有两层湿润滤纸,当被移入的培养皿中被击倒和死亡的白蚁的数量达到总数的30%时,再移出移动迟缓或被击倒但未死亡的工蚁15头,投入到另一培养皿中,该培养皿预先投入工蚁100头,兵蚁4头,底部铺有两层湿润滤纸,如此重复操作,按天记录工蚁击倒数和死亡数,兵蚁死亡率不作统计,死亡工蚁数量达到实验工蚁的90%,证明该组能有效进行毒性传递。

设参照组,每组3个平行样,参照中工蚁死亡率超过10%时实验结束。实验时,应在滤纸上滴加3-5滴去离子水,以后每24h再滴加一次。

1.2.3  胃毒毒性传递试验及结果判断

称取0.3g氯虫苯甲酰胺与松木粉的混合物,放置于培养皿中央,投放100头工蚁和2头兵蚁,避免直接将白蚁投至于饵料上,每天观察其健康状况及取食行为,每组设三个重复。当工蚁击倒和死亡的个体总数达到20头时,移出移动迟缓或被击倒但未死亡的工蚁15头,投入到另一培养皿中,其余同1.2.2。

2. 结果

2.1 氯虫苯甲酰胺的接触毒性传递性(表1)

表1:不同浓度氯虫苯甲酰胺接触毒性传递试验结果

氯虫苯甲酰胺浓度

毒性传递级数

死亡率(%)

0.5d

1d

2d

3d

4d

5d

6d

7d

8d

9d

10d

11d

12d

13d

14d

15d

20d

20%

一级

0*

45

47

89

100













二级

移入

0

10

30  



100











三级




移入



50

95

97

98

99

100






四级







移入

5

13

18

30

43

47

50

53

55

60

五级











移入

0

1

5

5

8

10

10%

一级

0*

40

49

89

100













二级

移入

0

0

30



99

100










三级




移入



70

88

92

93

98

99

99

99

99

99

100

四级







移入

3

5

8

15

15

20

20

20

22

30

5%

一级

0

10

40

78

97

100












二级



移入

7

35


74

86

93

98

100







三级





移入


5

20

25

50

70

81



86

88

96

四级










移入

5

8



15

15

26

3%

一级

0

5

20

50

86


100











二级




移入

10


50

78

86

90

94

96



100



三级







移入

9

15

25

28

40



60

65

70

四级












移入



5

5

18

1%

一级

0

4

20

50

89


100











二级




移入

11


50

85

88

92

93

94



97

97

100

三级







移入

5

7

15

20

30



45

45

48

四级












移入



3

5

15

注:表中带*者,死亡率未到达30%,但击倒数量大于或等于30%,故可以进行下一级的毒性传递。

实验中,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蚁未表现出驱避性。随着粉剂浓度的提高,白蚁被击倒的速度变快,白蚁群体的活动能力也减弱的更快。1%粉剂处理后,5h出现首只被击倒的白蚁,3d后大部分白蚁出现行动迟缓现象。而20%粉剂处理后,1h后即出现首只被击倒的白蚁,0.5d后大部分白蚁出现行动迟缓现象。实验中还发现白蚁有相互舔舐、搬运尸体等行为。

1%粉剂处理后,第1级6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2级9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3、4级20d后死亡率仅为48%、15%,因此,毒性可以传递到第4级,有效传递级数为2级。

3%粉剂处理后,第1级6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2级9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3、4级20d后死亡率仅为70%、18%,因此,毒性可以传递到第4级,有效传递级数为2级。

5%粉剂处理后,第1级4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2级8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3级20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4级20d后死亡率仅为26%,因此,毒性可以传递到第4级,有效传递级数为3级。

10%粉剂处理后,第1级4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2级6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3级8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4级20d后死亡率仅为30%,因此,毒性可以传递到第4级,有效传递级数为3级。

20%粉剂处理后,第1级4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2级6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3级7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4、5级20d后死亡率仅为60%、10%,因此,毒性可以传递到第5级,有效传递级数为3级。

综上所述,1%、3%、5%、10%、20%的氯虫苯甲酰胺接触毒性分别可传递到4、4、4、4、5级,有效传递级数分别为2、2、3、3、3。可见,氯虫苯甲酰胺粉剂浓度越高,毒性传递性越强,浓度高于10%时,毒性传递性不再有明显增强。

随着氯虫苯甲酰胺浓度的增高,接触毒性传递的速度越快,浓度高于10%时,毒性传递速度变化不明显(表2)。

表2 不同浓度氯虫苯甲酰胺的接触毒性传递性

试验数据

浓度


1%

3%

5%

10%

20%

传递到第2级的时间/d

3

3

2

0.5

0.5

传递到第3级的时间/d

6

6

4

3

3

传递到第4级的时间/d

11

11

9

6

6








2.2 氯虫苯甲酰胺的胃毒传递性(表3)

表3:不同浓度氯虫苯甲酰胺胃毒毒性传递试验结果

氯虫苯甲酰胺浓度

毒性传递级数

死亡率(%)

0.5d

1d

2d

3d

4d

5d

6d

7d

8d

9d

11d

15d

20d

10%

一级

0

15*

38

60

70

83

90

97

100





二级


移入

2

15*

50

85

89

97

99

100




三级




移入

10

15

20*

30

30

40

45

60

65

四级







移入

3

5

8

15

20

23

5%

一级

0

15*

41

64

70

84

93

98

100





二级


移入

2

15

20*

35

76

85

90

96

97

99

100

三级





移入

3

6

6

8

8

10

15

23

3%

一级

0

15*

42

62

70

88

93

98

100





二级


移入

2

8

15

20*

50

60

65

70

72

75

85

三级






移入

5

6

6

8

10

15

20

1%

一级

0

12*

43

61

68

83

92

97

100





二级


移入

3

12

15

20*

55

63

70

75

78

80

87

三级






移入

6

8

8

9

12

15

20

注:表中带*者,死亡率未到达30%,但击倒数量大于或等于30%,故可以进行下一级的毒性传递。

实验观察到,白蚁对不同浓度的饵剂取食没有明显差异,这表明氯虫苯甲酰胺饵剂对白蚁无驱避性。不同浓度的各组均在6h后出现首只击倒个体,但从第二级开始显示出一定的差异,如1%氯虫苯甲酰胺第二级处理后,6d后大部分白蚁出现行动迟缓现象,而10%氯虫苯甲酰胺第二级处理后,第4d大部分白蚁即出现行动迟缓现象。可见,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白蚁被击倒的速度变快,白蚁群体的活动能力也减弱的更快。

1%粉剂处理后,第1级6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2、3级20d后死亡率仅为87%、20%,因此,毒性可以传递到第3级,有效传递级数为1级。

3%粉剂处理后,第1级6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2、3级20d后死亡率仅为85%、20%,因此,毒性可以传递到第3级,有效传递级数为1级。

5%粉剂处理后,第1级6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2级8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3级20d后死亡率达到23%,因此,毒性可以传递到第3级,有效传递级数为2级。

10%粉剂处理后,第1级6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2级7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第3、4级20d后死亡率65%、23%,因此,毒性可以传递到第4级,有效传递级数为2级。

综上所述,1%、3%、5%、10%的氯虫苯甲酰胺的胃毒毒性分别可传递到3、3、3、4级,而有效胃毒毒性传递级数分别为1、1、2、2。随着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浓度的提高,胃毒传递效果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别不明显(表4)。

表4 不同浓度氯虫苯甲酰胺的胃毒传递性

试验数据

浓度

1%

3%

5%

10%

传递到第2级的时间/d

1

1

1

1

传递到第3级的时间/d

5

5

4

3

传递到第4级的时间/d

\

\

\

6

3. 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蚁具有一定的毒性传递性,毒性既可以通过接触传递,也可以通过胃毒传递。通过接触传递时,粉剂的浓度越高,毒性传递能力越强,传递速度越快,但粉剂浓度高于10%时,毒性传递能力和传递速度不再有明显的增强,1%、3%、5%、10%、20%氯虫苯甲酰胺粉剂的有效接触毒性传递级数分别为2、2、3、3、3。与接触毒性传递性相比,胃毒传递性较弱,白蚁取食有效成分含量为1%、3%、5%、10%的饵料后,毒性传递级数分别为1、1、2、2。

接触毒性传递试验中,1、2级时,白蚁身上沾有粉剂,白蚁通过身体的相互接触可以将粉剂带到其他白蚁身上,因此,粉剂浓度越高,白蚁接触到的有效成分的绝对量也越大,白蚁中毒越快,毒性的传递性也越强。到第3级时,肉眼已经看不到白蚁身上的粉剂,但10%和20%组仍然具有毒性传递性,这说明白蚁不一定直接接触粉剂才会中毒,中毒白蚁的分泌物或排泄物也可能对其他白蚁具有一定的毒性。

但是,粉剂的浓度并非越高越好,实验观察到,粉剂的浓度越高,白蚁的活动能力减弱越快,1%的粉剂处理后,5h后出现击倒白蚁,而10%粉剂处理后1h就有白蚁被击倒,白蚁活动能力的减弱不利于其毒性的传递,因此粉剂浓度不宜过高。实验表明,白蚁粉剂浓度高于10%时,毒性的传递性不再有明显增强,说明10%粉剂可能是较为合理的浓度,但其效果还需要野外试验验证。

目前,研究较多的粉剂主要有氟虫腈粉剂、伊维菌素粉剂。这两种粉剂均有一定的毒性传递性。如马延军等[9]发现0.5%氟虫腈粉剂对栖北散白蚁的接触毒性传递级数为3级,韦戈等[10]发现氟虫腈对台湾乳白蚁的胃毒传毒能力不强李国兴和赵建明[11]发现5%伊维菌素粉剂会台湾乳白蚁和黄胸散白蚁的接触毒性传递级数为1级。韩宝红[12]发现0.25%氟虫腈·氟铃脲对苏州乳白蚁的毒性传递级数为1级(相当于本试验中的2级)。郭建强等[13]发现3%伊维菌素粉剂对黄胸散白蚁有接触和胃毒毒性,其接触毒性能在群体间进行传递,但未测定其毒性传递级数。

上述两种粉剂的缺点是击倒速度较快,特别是高浓度的氟虫腈粉剂,会在很短时间内使大量白蚁丧失爬行的能力,死在喷粉处的附近[9],这很可能不利于其毒性传递。而氯虫苯甲酰胺粉剂对白蚁的击倒速度比氟虫腈慢很多,白蚁中毒后的较长时间内仍有一定的行动能力,在野外环境中,有利于其毒性的传递。

综上所述,氯虫苯甲酰胺粉剂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白蚁防治药物,即使浓度高达10%时,对白蚁的击倒速度仍相对较慢,而且毒性传递能力优于氟虫腈和伊维菌素。在实验室条件下,10%为最佳浓度,但在野外应用中最佳浓度的筛选以及对白蚁的防治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佛山市护建白蚁防治所有限公司 www.hjbys.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青岛市白蚁防治研究所